更多服务
调查显示:制造业就业大学生月收入连续5年增长
来源:第一财经日报 日期:2017-10-20 浏览

    在制造业就业的大学生比例虽然在下降,但收入水平却在上升。


  第三方公司麦可思对2012~2016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研究发现,在制造业就业的2012~2016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水平持续上升,本科生从2012届的3337元提高到2016届的4249元,高职高专毕业生从2012届的2708元提高到2016届的3633元,这与全国大学生的平均月收入水平基本持平。

  调查还发现,电子电气仪器设备及电脑制造业,机械五金制造业,化学品、化工、塑胶业是吸收较多大学毕业生的制造业相关行业。

  在制造业就业的2011~2013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也有所提升,本科生从2011届的6269元提高到2013届的6685元,高职高专毕业生从2011届的4854元提高到2013届的5211元。

  无论是从毕业半年后还是毕业三年后的月收入看,在制造业就业的2012~2016届大学生和全国大学生的平均月收入水平基本持平。

  “从五届的总体数据来看,大学生在制造业相关行业就业的比例连续五年下降。”麦可思创始人王伯庆表示。

  具体来说,本科生在制造业的就业比例从2012届的28.8%下降到2016届的19.4%,高职高专毕业生在制造业的就业比例从2012届的29.1%下降到2016届的21.4%。

  此外,数据显示,在制造业就业的大学生就业满意度不断上升,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从2014届的55%上涨到2016届的60%,在制造业就业的高职高专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从2014届的53%上涨到2016届的59%;在制造业就业的本科生毕业三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从2011届的47%上涨到2013届的58%,在制造业就业的高职高专生毕业三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从2011届的43%上涨到2013届的55%。

  2016年中国制造业明显回暖,当年11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1.7%,比10月上升0.5个百分点,延续上行态势。这与我国制造业去产能和提质升级的发展战略有关。

  2015年,国务院正式印发《中国制造2025》,提出通过“三步走”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。《中国制造2025》明确了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,提出了8个方面的战略支撑和保障。2016年4月6日,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,会议通过了《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》,要求对接《中国制造2025》。

  三一重工相关负责人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,在宏观政策下,企业自身转型升级要做好充分准备。“比如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,特别是像工程装备制造业的改造升级,升级的方向是什么?我们用了9年的时间进行尝试,现在我们定义就是AR3,A就是人工智能,R就是机器人,3就是3D打印。实际上,制造业真正的物联网升级时代也刚刚开始。”

  有分析指出,中国制造业崛起的优势基础在未来3-5年将更加明显,这些优势基础除了广阔的本土市场、制造业长期发展积累的产业链集群之外,丰富的有知识含量的劳动力也是优势之一,这就与中国每年有近800万大学毕业生有关。